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房市走向 3大指標帶您了解
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自年初蔓延以來,重創全球經濟,根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分析,受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蔓延及國際油價重挫的影響,民間消費急速萎縮, 連帶影響經濟成長表現,2020Q1經濟成長率下調為1.54%;而同樣受到疫情干擾,景氣燈號自3月起由綠燈轉為黃藍燈,終結連四綠。股市方面,雖然美中貿易戰暫告一段落,但受到疫情延燒及油價崩跌的影響,嚴重打擊全球經濟,美股更出現斷崖式探底走勢,10天內四度觸發熔斷機制,台股亦受牽連。市場普遍認為房市會遭到重挫,交易量可能大幅減少,好不容易回穩的房價也將下修,預測短期內難有起色。
雖然同樣受到疫情干擾,但房地產市場的衝擊沒有如預測中來得低迷,根據消費者信心指數(CCI)、建照申請核發量、買賣移轉件數等指標觀察,臺灣在疫情相對控制得當的情形下,房市買氣有回升現象,逐步走出低谷。加上國內房市在剛性需求支撐下,置產族加速回籠,長期走勢看好。近期全台各都會區房價雖未見回檔,但近兩年住宅建照核發宅數大增,預期這批新增供給將陸續發酵。
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日前發布的109年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(CCI)為68.77點,與上月相較上升3.9點,6項子指標(物價水準、家庭經濟狀況、國內經濟景氣、就業機會、投資股市時機、購買耐久財)也全數走揚。「購買房地產時機」指標部分,本月調查結果為91.2點,較上月的調查結果上升3.45點(109/05:87.75)。
〔圖一、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走揚,與上月相較上升3.9點〕
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數據顯示,今年第一季住宅建照核發約3.47萬宅,較去年同期3.27萬宅,增加約6%,第一季核發樓地板面積為156萬坪,也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2萬坪、8%。雖然市場普遍判斷疫情對房市不利,但根據建照申請核發量顯示,實際上影響不大,業者因此反而積極申請建照,對未來信心十足。
〔圖二、2020年第一季住宅建照核發較去年同期增加6%〕
再來為買賣移轉件數,先前市場認為疫情衝擊下,房市交易量恐減少一到二成。但根據內政部統計,2020年第一季 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69,361棟,年增8%,六都中以桃園年增28.3%表現最佳,台北、台中增幅亦超過一成。進一步觀察各縣市交易情況,全台八成縣市第一季交易量均呈正成長,顯見疫情幾乎沒有影響,剛性需求撐場下,各地房市維持穩健復甦腳步,而第二季起,投資置產買盤也已紛紛回到市場。
〔圖三、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增8%〕
不論從核發建照量、代表交易市場動能的買賣移轉件數來看,這波疫情對房市干擾不大,加上央行降息助攻,在國內疫情獲得控制後,買氣穩定上升。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分析,這波房市走揚有2大推力,一是國人存在首購、換屋的剛性需求,隨著疫情趨緩,自然回到常態。其次,全球處超低利率的環境,民眾必須把資金配置在安全地方,股票、債券、房地產都是選項,房地產在剛性需求撐盤之下,相對穩健,加上利息處於低點,因而吸引民眾傾向選擇房地產做為安全資產配置。